Search this site
Navigation
What's New
Mission
Objectives
Council Members
Photo Album
2012
2013
2014
2015
Joint HKMDS, HKOTA and CUHK Symposium and Workshop on Parkinson’s Disease 2015
2015 HKMDS ASM
2016
2017
Quarterly Clinical Meetings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s & Scientific Symposium
Social Services
Membership Form
Sponsorship
Links
Publications
Brisk walking is good move for Parkinson'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Improves Patient’s 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Young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Face Challenges Beyond Mobility
Patient Assessment Tools
Patient Education 病人教育
TV show 快樂長門人
AM730 醫ZONE 文章系列
Contact Us
Patient Education 病人教育
>
AM730 醫ZONE 文章系列
日期
作者
文章
2017-04-03
陳曉暉醫生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司庫 暨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PDF
2017-04-10
葉麗娟醫生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委員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PDF
2017-04-24
李永恩醫生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秘書及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手震以外的柏金遜症
手震是許多人對柏金遜症的固有印象,事實上這亦是大部分病人常見的徵狀。然而,如果仔細了解柏金遜症,就會發現還有很多比較鮮為人知的病徵。...
PDF
2017-05-08
曾建倫醫生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委員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柏金遜症的緩慢退化
柏金遜症病情發展緩慢,通常不會直接縮短患者壽命。而由初期發病到晚期階段,患者有二、三十年的壽命並不鮮見。...
PDF
2017-05-15
彭彥茹醫生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委員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控制徵狀的藥物治療
許多柏金遜症的徵狀,都與腦部退化令多巴胺缺乏有關。柏金遜症的藥物治療主要透過直接補充多巴胺、刺激多巴胺受體或阻止多巴胺分解,增加多巴胺水平,紓緩徵狀。
PDF
2017-05-22
陳達明醫生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委員及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延緩徵狀的深腦電刺激術
隨著柏金遜症的病情惡化,需要不斷增強藥物治療,但療效不彰之餘,副作用也相應增加,帶來舞蹈症等惱人的副作用。以往患者只能冀望新藥出現,但自1997年香港引入深腦電刺激術手術治療後,晚期患者仍有望延緩病徵、重拾生活質素一段日子。
PDF
2017-05-29
翁建霖教授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副主席及浸會大學生物系副系主任
柏金遜症展望:個人化幹細胞治療
柏金遜症屬神經退化症,成因是腦內多巴胺神經細胞死亡所致,這些細胞一旦死亡便無法再生,故此病情無法逆轉。現時全球已進行多種尖端科研,希望找到治療新思路,其中被譽為新世代治療的個人化幹細胞治療是其一。
PDF
2017-06-08
劉嘉怡姑娘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委員及註冊護士
家有柏金遜症患者
對抗柏金遜症是漫長的旅程,除了治療之外,日常生活的護理及安排,均有助患者應對病情的影響。不只病人本身,其身邊的家人、朋友甚至工作夥伴,其實都可以成為支持者,攜手對抗柏金遜症。...
PDF
Comments